一、纠纷爆发,昔日好友对簿公堂
四年前,老余和老胡一同踏入了创业的征途。从准备合伙办一个砂石厂再到共同创办养殖业,他们本来是有多个合作项目的伙伴,但为何发展成今天对簿公堂的原告和被告?
2019年两人约定好要共同创办一家砂石厂,但世事难料,砂石厂项目因种种阻碍未能如愿开展。或许是感觉很投缘,砂石厂没有办成后,二人又于2020年决定一起办养殖业。
问题就出在双方共同决定创办砂石厂之后,老余按照先前二人为了合伙办砂石厂说的口头约定及时给老胡转账了20万元,二人也仅仅是正常的合伙关系。但在老余向老胡付款长达一年之久,迟迟不见老胡那边的任何动静。
老余夫妻只能找到老胡协商如何解决,也是希望老胡能把20万退回来。但当时的老胡身上并没有多少钱,只能给老余出具一张20万元的借条,承诺会及时偿还,这合伙关系也就转变为债务关系。
但老余夫妇多次想要回这20万一直无果,面对合伙人的失信,夫妇俩决定不再沉默,他们选择了法律作为武器,委托了安徽大森(安庆)律师事务所的张君律师解决欠款问题,捍卫自己的权益。
二、被告当庭翻脸,一审败诉
张君律师在接受了委托之后,查看老余夫妇给的相关证据,对双方最有争议的20万借条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双方的法律知识缺失,原本应该打的是欠条却变成了借条。综合考虑之后,他决定先以借贷纠纷起诉。但在一审法庭上,原告方手持的借条本该是最确凿的证据,却没想到胡某当庭翻脸,不承认这张借条是借贷关系凭证,而是双方复杂合伙事务中的一部分,是用于投资砂石厂的投资款。
因缺乏直接证据支持借条作为独立借贷关系的证明,案件陷入了难以查明的困境,最终法院判决我方败诉。
虽然情况不尽如人意,但在收到判决书之后,张君律师还是本着对正义与法律的执着追求,毅然决定上诉,并且继续找证据和当事人继续沟通,搜寻证据,誓要为老余夫妇讨回公道。
将军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张君律师在提起上诉之后,便仔细盘点证据。
在二审中,他巧妙调整诉讼策略并结合一审法官的建议,将案件的核心从单纯的借贷纠纷转变为合伙纠纷的实质审理,同时增添了更多证据,形成了更加完整的证据链。最终在有力证据链的支撑下,张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出色的庭审表现赢得了发回重审的结果。但是发回重审不代表一定能够获得好的结果,逆风翻盘不仅需要更充足的证据,还需要律师顶住更大的压力、以强大的魄力去应对。
经历4次审理阶段、来回法院20次、开了5张调查令、往返在银行和车管所之间不下数10次......
每一份证据的搜集,每一次庭审的准备,都凝结着他无数的汗水。
虽然只是在审理阶段,但是张君律师为了确保当事人能够在执行阶段顺利拿到钱,便不辞辛苦、来回奔波,调取了被告的大量银行流水,以及车辆信息,为案件审理做了充足准备。
最终在不断沟通和提供了翔实的证据之后,在重审一审中,法院改判,于某夫妇的诉请得到了全部支持。
事情本该尘埃落定,但被告对于判决并不服气,反而提起上诉。但张律师准备充分,面对被告的顽抗,张君律师坚定捍卫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于是二审法院维持了发回重审一审的原判。
至此,这场历时3年的合伙纠纷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老余夫妇对张律师争取来的案件结果非常满意,不仅对他表示了感谢,还为他赠送了一面写有“法律精英,人民卫士”赞誉的锦旗。
案件中的老余是幸运的,虽然当初出于信任忽略了人性,才致使了现在和昔日好友对簿公堂的局面,但也保留了充足的证据能够支撑官司顺利进行,可现实中仍有千千万万个和老余一样的人还处于这样的困境里,他们又该如何?
与其在人情关系和利益中拉扯,不如从一开始就以法为盾,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这起案件中张君律师的每一次往返的奔波,都是对法律信仰的坚守;每一次胜诉的背后,都是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这不仅是在彰显法律的力量与温度,更是让它超越输赢,给千万个“老余”最好的交代!